央视大火给城市防灾的警示
来源:本站 更新日期:2009-02-15

  央视新址工地火灾事故的教训十分惨痛,在看似偶发事件的背后,暴露出了我们城市安全体系中的不少问题和隐患,更凸显出目前城市防灾体系中的“短板”。突出的一点,就是城市消防能力明显滞后于高层建筑的建设水平。我们在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同时,更要重视及时跟进消防安全和救援能力,甚至应该超前发展,以防止出现“有灾救不了”的局面。此外,城市防灾工作不能有“不服管”的情况,更不能有“管不了”的环节。
  2月9日晚,正当人们欢度元宵佳节的时候,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却火魔肆虐。火灾发生后,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迅即赶赴现场指挥扑救,经过595名消防官兵英勇奋战,次日凌晨2时大火被完全扑灭。这场火灾造成央视文化中心大楼外立面严重受损,大楼西、南、东侧外墙装修材料过火,并导致6名消防员和1名工地工作人员受伤,朝阳消防支队红庙中队指导员张建勇不幸牺牲。
  这场火灾,因事发元宵佳节,又是在央视新址,因而备受人们关注。事故的教训十分惨痛,在看似偶发事件的背后,暴露出了我们城市安全体系中的不少问题和隐患,更凸显出目前城市防灾体系中的“短板”。突出的一点,就是城市消防能力明显滞后于高层建筑的建设水平。
  按照我国有关规定,高于24米或超过10层的建筑就属于高层建筑,超过100米的属于超高层建筑。近些年,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国内各大城市,高层建筑数量猛增,超高层建筑也层出不穷。以北京为例,各类高层建筑已有8000余座,超高层建筑也在60座左右,国贸三期工程主楼达330米。
  高层建筑天生怕火,其火灾救援是世界性难题。不可否认,在“寸土寸金”的都市里,高层建筑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资源,同时也体现着建筑工程水平和城市发展形象。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,身高体长、结构复杂、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一旦着火,往往产生“烟囱效应”,火势蔓延快,人员疏散困难,火灾扑救难度大,极易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威胁。目前一般消防车灭火的有效高度不超过50米,即使有云梯车辅助也不会超过100米,直升机灭火也往往效果欠佳,很多情况下只能依靠消防人员入内扑救。而且,经过高温长时间烘烤,高层建筑极易结构变形导致整体坍塌,美国9•11事件中的世贸大楼就是典型例子。
  看来,我们在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同时,更要重视及时跟进消防安全和救援能力,甚至应该超前发展,以防止出现“有灾救不了”的局面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城市高层建筑迅速增多,对防灾装备和救援能力都带来了新的挑战。此次扑救央视新址火灾,消防部门即使动用了98米云梯车,水枪也难以到达着火的楼顶,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消防救援能力与高层建筑发展的失衡问题。此外,建筑工地、未竣工高楼等的消防安全问题,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应急逃生演练,也应引起高度注意。
  高层建筑并非十全十美,设计、建设、管理要求都很高。央视火灾事故提醒我们,以往那种盲目推崇高层建筑的城市建设理念,有必要进行反思。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森林,是不是现代化城市的必需标志,应该打一个问号。
  央视火灾,也暴露出目前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一些监管漏洞。一次本可以完全避免的火灾事故为何会发生?不听民警劝阻执意燃放北京市禁止的A级烟花,这种无视法律规章的“玩火”心态和侥幸心理遗患无穷。而民警预见到了风险,却没有果断采取强制措施“一管到底”,可见严格执法的狠劲还不够。这场火灾警示我们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挡落实安全责任,城市防灾工作不能有“不服管”的情况,更不能有“管不了”的环节。
  火患猛于虎。央视新址工地火灾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:安全责任重于泰山,“平安北京”必须常抓不懈。首都的安全和稳定高于一切,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,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放松懈怠,同时要紧随城市发展进程,不断跟进和完善综合防灾体系建设。虽然大火已被扑灭,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也将尽速完成,但发生在牛年元宵节的这次火灾教训,值得我们长久反思和警醒。 
 
 

下一篇 : 已经是最后一篇
服务热线:0371-67982119 67988119
Copyright 2013-2016 版权所有:海力特集团有限公司 豫ICP备13000591号-1 营业执照